关键字:分光光度计;条件控制
分光光度计作为一种分子吸收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生物医药、环境科学和食品分析等研究领域。它具有分析精度高、应用范围广、分析简便快速和仪器灵敏度较高的优点, 是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常用的定量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所采用的分光光度法在定量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仍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随着现代科学仪器的不断发展,在传统的追求准确、快速、可靠的同时,小型化、智能化、在线化、网络化成为了现代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新的增长点。
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与其他分光光度计基本相同。由光源发出的复合光经反射镜进入单色器的入射狭缝,经准直镜变为平行光束投射到色散元件 - 光栅上,分解为单色光。测定所需要的波长的光经滤光片轮的选择后,从出口狭缝中穿出,经反射镜反射聚焦,透射入比色杯中。此时,特征波长的光被样品溶液吸收掉,与其互补色的光透过比色杯照射在光电检测器上,光信号被转变为电信号,经放大、数据传输、保存,到测量结果的显示。
1.入射光波长的控制
在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仅能获得高的灵敏度,而且还能减少由非单色光引起的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因此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一般选择大吸收波长为入射波长。
2.参比溶液的控制
在实验中,要选择合适的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来调节仪器的零点,以便消除显色溶液中其他有色物质的干扰,抵消吸收池和试剂对入射光的影响。根据试样溶液的性质,选择合适组分的参比溶液很重要。
3.吸光度范围选择与控制
任何分光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来源主要是光源的发光强度不稳定法,光电效应的非线性,电位计的非线性,杂散光的影响,单色器的光不纯等因素,对于一台固定的分光光度计来说,以上因素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它的误差具有一定稳定性。
4.比色皿的使用
选择适宜规格的比色皿,尽量把吸光度值调整在0.2~0.8之间。同一实验使用同一规格的同一套比色皿,以减少测量误差,所以用普通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高含量或极低含量物质的测定。
服务热线
400-616-4686